特别策划:唤醒“信”资本

发布时间:2020-04-22  来源:中国信用  浏览次数:3245

     小微活,就业旺,经济兴,做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责任重大。深入开展“信易贷”工作,是落实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做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为纾解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各级政府、银行、保险、信用服务机构等协同合作,通过搭建平台、共享信息、建立“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等,唤醒中小企业信用资本,着力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中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日渐提高,企业、银行、政府共赢的局面逐步扩大。

  ——题记

 

  2020年伊始,不少企业摩拳擦掌开始新一年的业务计划,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却打乱了他们的脚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业务几乎陷入停摆状态,这个冬天仿佛比往年来的更加寒冷。万千民营企业,不论是生产经营停滞,转产防疫物资,还是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产能,对资金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真是雪中送炭!有了这笔贷款,企业新购入的设备就能投入生产了!”今年2月,浙江省湖州汇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收到湖州银行南浔支行75万元低息流动资金贷款后,激动万分:“现在原材料采购需要现款,有了这笔流动资金,能减轻我们不少压力。”

  得益于湖州银行推出的“抗疫贷”系列信贷产品,湖州这家专门生产医用防护服面料的企业紧急新增一套脱脂牵伸设备,投产后日产能由原来的1.5万米提高到2.6万米,可制造6500套医用防护服。“之前企业的资金不足以支撑产能扩大,这下资金到位,我们新购入的设备也有了用武之地。”

  中小企业活,则中国经济活。面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已占据我国经济的大半壁江山,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融资需求也日益增大。但是他们普遍缺少可抵押资产,也难以承受高额的担保费用,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拦路虎。“充分挖掘企业信用信息价值,大力推动企业信用资产变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剂良方。”在2019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

  为纾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各级政府、银行、保险、信用服务机构等协同合作,通过搭建平台、共享信息、建立“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等,唤醒中小企业信用资本,着力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中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日渐提高。

  信用、信息“两缺”

  中小企业难越的“高山”

  作为经济的“毛细血管”,中小企业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促进就业的主渠道,更是经济新动能培育的重要源泉。总的来看,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亮眼数据的背后,民营经济的发展也面临不少辛酸。对于现阶段的困难,有民营企业家形象地称为“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其中,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切肤之痛,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据2019年中国供应链金融高峰论坛上公布的工信部数据调查报告显示,33%的中型企业、39%的小型企业和41%的微型企业融资得不到满足。资金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人才、设备、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无不需要充沛的资金支撑,如何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充分激发中小企业活力,进而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受到经济社会广泛关注。

  传统金融的本质是信任,然而小微企业普遍面临信息、信用的“两缺”现状,也就导致了银行难以准确评估其风险,由此带来的信息不对称成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深层次原因。

  “融资难,难在无抵押贷款;融资繁,繁在信用评级手续;融资贵,贵在贷款链条长。”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认为,小微企业融资“一难二繁生三贵”,只要不推倒“多米诺骨牌第一张”,连锁效应就会继续。

  若想拿走造成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多米诺骨牌”,首先需要厘清小微企业的特点和在融资方面的弱势。

  小微企业相较于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具有资产规模较小、固定资产少、抵押物不足,以及抗风险能力差、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担保等与生俱来的特点。有业内人士分析,小微企业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在生命周期方面,存在初创风险。当一个企业新成立,处于小微企业阶段时,平均存活时间较短。二是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控制人风险。小微企业的企业治理能力和机制相对较弱,实际控制人自身的行为对企业风险影响较大。三是在资产状况方面,存在资信风险。小微企业资产以轻资产为主,账面价值与变现价值存在较大差别,比如,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知识产权对企业自身来说价值非凡,但变现渠道较少,变现价值难以估计。四是在产业链方面,存在行业风险。小微企业多处于产业链末端,受经济波动、结构调整冲击较大。五是在现金流方面,存在回款风险。小微企业资金链条普遍紧张,短债长用,交易对手拖欠账款严重对小微企业现金流影响较大。

  重庆仁真建材有限公司受疫情影响,几个月的停产让公司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凭借纳税信用B级申请到的70万元贷款,让这家公司缓了一口气。

  “贷款资金10分钟就到位了,有了资金,我们就可以着手准备复工复产了。”重庆仁真建材有限公司会计蒋远春介绍,2月底,公司以B级纳税信用等级申请了70万“云税贷”无抵押信用贷款,10分钟就完成了贷款申报、审批及放款流程,随后工人陆续检修设备,加足马力复工复产。

  70万元、10分钟到账,从重庆仁真建材有限公司这次的无抵押信用贷款经历中不难看出,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多呈现“短、小、频、急”的特点,融资期限短,额度小,还款和贷款的频率高,融资需求急。

  小微企业与银行是借贷双方,处于供需两端。从银行业金融机构一端看,在传统信贷模式下,一些大银行面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存在“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的问题;而中小银行发展不充分,难以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信贷渠道。对民企或小微企业的授信难点在于企业经营信息的不透明、不完善,企业资本金不足,信用状况不理想及难以把握,很多小微企业缺少获得融资应有的信息、押品、信用和担保,其自身的风险状况及风险水平阻碍了银行信贷资源的顺畅配置。同时银行也相对欠缺服务民企、小微企业的信贷管理和风险控制机制。因此银行在服务客户信贷需求上出现了重国企、轻民企,垒大户、疏小微的倾向,对民企和小微企业“惧贷、难贷、惜贷”现象随之出现。

  除了内部的风险控制,外部监管也是导致很多银行对于民企抱有谨慎态度的原因之一。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认为,银行不敢贷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监管政策偏紧偏严,这导致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商业银行始终面临资本、监管指标、内部风控以及问责机制等指标的重重约束,这显然不利于打通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的渠道,不利于激发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内生动力,使之存在不愿贷、不敢贷问题。

  “2018年,公司出口巴基斯坦的新产品获得订单5000台,但时间紧、任务重、流动资金不足,好在公司加入了偃师农商银行‘信用联盟’,银行及时给予了资金支持,保证了如期交货。”去年,对于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河南洛阳大河新能源车辆有限公司来说,“信用”引来了金融“活水”,董事长张建伟对加入“信用联盟”后的收获赞不绝口。

  “经济似田,金融似水,信用似渠。水再多、田再旱,没有渠,水流不到田里。”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形象地说。自2017年以来,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通过建立信用评价、企业增信等机制,筛选出信用良好的小微企业,引导金融机构批量授信。同时,创新引入了信用联盟机制,对市场前景好、产品质量好、经营管理好、社会信誉好的企业和产业纳入“信用联盟”进行整体授信。

  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的实践只是构建信用体系,实现信用与信贷互促相长的一个缩影。针对小微企业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融资受阻或高额交易成本问题,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建议,亟须完善中小微企业的征信和担保体系建设,发展第三方征信、信用评级等机构,降低金融机构获取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成本。

  凸显信用担当

  打通民营经济“毛细血管”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问题,同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2018年11月1日,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针对如何帮助民营企业跨越融资的高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要改革和完善金融机构监管考核和内部激励机制,把银行业绩考核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挂钩,解决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

  “稳”是2020年经济工作的主线,稳中小企业则是稳经济的重要抓手。民营经济支撑起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既是给民营企业“输血”,也是为经济发展助力。

  “引导金融机构提高信用贷款、续贷和中长期贷款比重,推动新增贷款更多支持首次获得贷款的中小微企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4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鼓励大企业、头部企业运用获得的融资,以预付款等形式向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支付现金,带动共同发展。

  截至《中国信用》杂志记者发稿,2020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已9次谈及通过多个角度解决缓解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问题。2019年,则在国务院常务会上14次谈及小微企业,其中10次都涉及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屡次强调要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实际利率、加大金融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明年实现普惠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贷款增速继续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其中5家国有大型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不低于20%。”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12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上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出了明确目标。

  其实早在2017年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就将“融资促进”单设一章,并且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各类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国家推动保险机构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业务,开发适应中小企业分散风险、补偿损失需求的保险产品。国家支持征信机构发展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征信产品和服务,依法向政府有关部门、公用事业单位和商业机构采集信息。2019年上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情况开展全国范围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的重点之一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近期,多次重要会议频频发声,从信用角度切入,纾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足见中央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

  2020年1月7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2020年第一次会议,会议研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部署相关工作。开年首次会议缘何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新的一年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将在哪些方面发力?引起市场普遍关注。在继续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方面,会议提出,要加快涉企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拓宽优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加快构建多渠道共享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中小微企业注册登记、生产经营、纳税缴费、环保法务等非金融信息。

  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看来,继续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有助于中小企业增信,与银行共担风险。而加快涉企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解决中小企业信用缺失问题。

  2019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提出,从战略高度抓紧抓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依法开放相关信息资源,在确保信息安全前提下,推动数据共享。地方政府依托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抓紧构建完善金融、税务、市场监管、社保、海关、司法等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域互联互通。健全优化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信息对接机制,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线上高效对接,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发展各类信用服务机构,鼓励信用服务产品开发和创新。支持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利用公共信息为民营企业提供信用产品及服务。加大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力度。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推荐数据共享有助于利用大数据手段,对小微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综合评判,进行多维度画像,不但可以缓解银行机构担心小微企业“跑路”的担忧,也能更好地提供信贷产品,提供不用抵押担保的产品,意义重大。

  两个月后,2019年4月,中办、国办在印发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再次强调,高度重视中小企业面临的生产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并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等7个方面,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市场普遍关注的信用信息共享,《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名录,积极推进银商合作。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小微企业名录,建立完善小微企业数据库。依托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开发“信易贷”,与商业银行共享注册登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黑名单”以及纳税、社保、水电煤气、仓储物流等信息,改善银企信息不对称,提高信用状况良好中小企业的信用评分和贷款可得性。

  围绕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体系,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深化联合授信试点,鼓励银行与民营企业构建中长期银企关系。健全授信尽职免责机制,在内部绩效考核制度中落实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容忍的监管政策。强化考核激励,合理增加信用贷款,鼓励银行提前主动对接企业续贷需求,进一步降低民营和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从最开始创业对融资政策一窍不通,到现在每出一个新文件都会关注,对照我们公司是否符合政策倾斜条件,在融资方面自然多了很多路。”程先生2017年在同济大学毕业后便和同学联手扎根在上海创业。3年来,程先生对于资金推动公司成长发展的重要性深有体会,“在日常经营中会特别重视信用的积累,通过研究这两年的政策,我发现好信用可以带来越来越多融资、审批等多方面的便利,是大趋势。”

  对于守信企业来说,信用在关键时刻释放的融资红利逐渐明晰。为进一步发挥改革试验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广第三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将在全国或8个改革试验区域内推广第三批20项改革举措,其中就包括,针对政银保联动授信担保提供科技型中小企业长期集合信贷机制;建立银行跟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缓释资金池;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银行+征信+担保”的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新模式;建立以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指标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评价体系;银行与企业风险共担的仪器设备信用贷。

  多部门协同发力

  助力中小微企业“强筋壮骨”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接连出台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行动,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所缓解。

  从数据上看,有媒体根据六家国有银行年报计算,六大行去年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合计32,570.13亿元,较2018年末增长45%。从贷款利率来看,多家银行小微客户综合融资成本较上年下降超1个百分点。相较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提出的量化指标,即2019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国有大行整体超额完成目标。

  在国家部委层面,各有关部门通过整合信用信息、建立合作机制等,让中小企业信用资产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既帮助金融机构控制放贷风险,又帮助企业以信用“通行证”获得融资,拓宽了融资途径。

  “特殊时期,没想到这笔信用贷款这么快就发放到手了,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广东省梅州市某医药贸易公司负责人感慨道。该公司主要经营药品和消毒用品,疫情发生后,急需补充流动资金加大备货以满足市场供应。了解到企业的资金需求后,广发银行梅州分行迅速向客户推荐了“信易贷”平台,客户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通过平台选择了该行的产品。随后,广发银行梅州分行及时为企业量身定制授信方案,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在无抵押担保的情况下批核并成功发放1000万元信用贷款。

  在2018年6月举行的2018年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信易+”系列项目正式启动,为缓解守信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信易贷”,就是“信易+”五大项目之一。深入开展“信易贷”工作,是落实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做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为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2019年9月,国家发改委、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信易贷”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通知》,从六个方面明确了开展“信易贷”的重点——

  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税务、市场监管、海关、司法以及水、电、气费,社保、住房公积金缴纳等领域的信用信息,自上而下打通部门间的信息孤岛,降低银行信息收集成本。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地区性中小企业信用服务平台,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符合中小微企业特点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定期推送给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机构风险识别能力。

  创新贷款产品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为立足点,逐步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中信用贷款的比重;对信用良好、正常经营的中小微企业创新续贷方式,切实降低企业贷款周转成本。

  创新违约风险处置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建立线上可强制执行公证机制,加快债务纠纷解决速度。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失信债务人开展联合惩戒,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加大地方支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信易贷”专项风险缓释基金或风险补偿金,鼓励根据本地实际出台更加多元化的风险缓释措施。

  强化考核激励。建立“信易贷”统计报表报送机制、“信易贷”工作专项评价机制,从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两个维度开展评价,金融机构评价结果纳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地方政府评价结果纳入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有序推进“信易贷”工作落地见效。

  在国家发改委指导下,由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牵头建设,以各地“信易贷”创新实践为基础的“信易贷”平台——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已在2019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正式上线。截至2019年12月,相关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包括“银税互动”在内的“信易贷”资金超过1.5万亿元。

  “真是春风送暖啊!”3月25日,春分刚过,在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永安街道常德谊诚物流有限责任公司院内,工人们忙着装卸货物,看到公司顺利复工复产,又恢复了活力,公司法人代表陈诚感慨道。原来常德谊诚物流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较高的纳税信用等级,从建设银行顺利贷款200万元。

  陈诚这次顺利解决复工复产资金燃眉之急,得益于国家税务总局和银保监会建立的合作机制。“银税互动”即税务、银保监部门和银行合作,帮助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是国家税务总局与银保监会于2015年7月联合推出的一项举措。目的是通过税务部门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共享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等信息,缓解小微企业信贷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参与“银税互动”合作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小微企业的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推出基于纳税信用信息的无抵押信用贷款,推动银行加大对诚信纳税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2017年5月,为了进一步加大“银税互动”助力企业发展力度,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共享效应,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银税互动”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将纳税信用信息推送内容扩大至纳税信用A级~D级企业名单。同时,将“银税互动”受惠群体由纳税信用A级企业拓展至B级企业,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自身经营发展特点,融合税务数据与多维度企业信息,创新信贷产品,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健全信贷产品风险管理机制,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2019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与银保监会总结了政策实施4年多来的经验得失,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再次印发《关于深化和规范“银税互动”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动“银税互动”健康发展,释放合作潜能,为更多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根据该《通知》,两部门将积极推进税银数据直连模式,鼓励银行创新信贷产品,推进“网上一站式”办理,积极推广成熟适用的信贷产品。建立“银税互动”效果评价体系,提升守信激励的示范效应,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今年4月,在已实施“银税互动”支持政策框架下,针对疫情期间小微企业更加迫切的资金需求,国家税务总局与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发挥“银税互动”作用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要求加大税收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努力帮助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在落实扩围要求方面明确,在落实“银税互动”受惠企业范围扩大至纳税信用M级的基础上,对湖北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可结合自身风险控制要求,逐步扩大至纳税信用C级企业。同时,将“银税互动”受惠范围,从企业扩大至纳入各省税务机关纳税信用评价试点的个体工商户。

  4年多来,“银税互动”贷款产品增长迅速。据税务部门统计,从2015年开展至2019年9月底,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向守信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60.9万笔、1.57万亿元。

  “没想到啊,这么短的时间贷款就放下来了,真是及时雨。”江苏徐州老焦五金店负责人不到一周时间就顺利拿到30万元贷款,源于一通电话。2019年10月上旬,江苏银行徐州经济开发区支行的赵经理根据“百行进万企”名单,一一拨通企业的电话,了解到老焦五金店近期接到了一家楼盘的大额订单,急需银行信贷支持。江苏银行“快易贷”产品引起了商户老板的关注,当场就提供了相关材料。

  社会各界对以银行为主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给予很高期盼。在银保监会推动下,2019年8月,“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试点工作在重庆、江苏、河南、湖南、大连5个省市首批试点,11月在全国各省区市推广,旨在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智力,全面投向小微领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银行主动问需于企、问计于企,进一步打通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对接瓶颈,变“坐商”为“行商”。“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在尊重企业意愿基础上,遵循“两问”“四送”原则。其中,“两问”是问需于企、问计于企,“四送”是送政策、送知识、送资金、送服务。

  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出击,按照在线问卷、实地走访、提供服务3个步骤,试点地区4个月内完成辖内符合要求的小微企业的融资对接工作。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可以说是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一次全面摸底,为近年来所罕见。不少企业表示“没想到”“很及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了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我国迅速出台一系列宏观政策,缓解企业困难、促进复工复产——

  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发挥效果,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截至3月31日,地方法人银行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含贴现)3042亿元、支持企业(含农户)35.14万户。其中,发放普惠小微贷款1757亿元。

  针对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银保监会要求,对这些行业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企业,银行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要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完善续贷政策安排、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

  财政部明确,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增信,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政府控股的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要积极为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增信,努力扩大业务规模,提升服务效率,及时履行代偿责任,依法核销代偿损失,协调金融机构尽快放贷,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住建部鼓励以银行保函的方式代替现金形式的保证金,增加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同时也鼓励银行对信用好的企业增加授信额度和给予贷款利率方面的优惠,对于一时困难的企业不抽贷、不断贷。

  一系列纾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政策接连释放,“输血”的同时,更传递信心。

  搭建“信用桥”畅通“融资渠”

  引来“信用+信贷”活水

  不论是在制造业发达、区域经济外贸依存度高的东部沿海地区,还是在产业集群发展较快的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都对当地经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充分发挥金融在促进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让金融“活水”润耕民营小微企业,激发实体经济动能,各地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创新融资方式、优化融资结构,协助小微企业融资扩面,不断拓展信用信息在融资领域的场景应用,为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积累了重要经验。通过调研走访,记者梳理出目前各地推动实践以下六种“信用+信贷”金融服务模式。

  模式一:多渠道共享信用信息,为银企信息不对称“化瘀”。通过打通有关部门之间的信息网路,拓宽企业商业信用信息采集渠道,多渠道归集反映企业经营发展情况的信用信息,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小微企业的后顾之忧,提升融资对接效率。

  比如,苏州市发改委牵头,会同市金融局、人民银行和地方国有征信机构,将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与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叠加运用,建立综合数字征信体系。以苏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为载体,苏州市构建了面向65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的信用信息共享通道,集纳了涵盖600多个微观指标的企业经营数据,覆盖全市150多万家市场主体,累计归集入库数据6.8亿条。同时,苏州市金融局打造“企业守信用、机构有创新、政府来推动”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截至今年4月,平台累计为1.73万家企业解决了6754亿元融资,其中8063家企业获得信用贷款1442亿元。

  再如,焦作市政府打造的智慧金服平台整合了工商、公安等75个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掌握的企业信息,并对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电力数据等。银行放贷前,可以通过该平台全面了解企业的各类信息;而企业有融资需求时,则在平台发布,由各家银行在平台上“抢单”。贷款发放后,还可以通过该平台智能监控企业生产经营变化,提示相关风险。截至2019年12月,焦作智慧金服已与14家银行、6家证券、5家担保、4家保险、4家律所及24家创投机构开展合作。

  模式二:创新抵押方式,唤醒沉睡资本。通过建立模型,针对技术、人才、知识产权、土地经营权等难以准确评估价值的抵押物进行合理评估,充分发掘信用潜力。

  比如,重庆市于2017年7月在全国率先启动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工作,探索轻资化、信用化、便利化的债权融资新模式。依靠“大数据应用+软件化评估”,重庆建立了由创新要素和经营管理要素共同构成的知识价值信用评价体系,对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价值核心要素进行信用评价。采集科技型企业基础数据后,由软件系统自动生成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的A、B、C、D、E五个特定信用等级,分别对应500万元、400万元、300万元、160万元、80万元的特定授信额度。银行根据推荐授信额度向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实现先期授信、按需贷款。同时,重庆建立科技型企业库,收集知识价值信用评价体系所需的各项数据,并及时共享给银行。

  再如,在吉林省,一些金融机构充分发掘土地的信用潜力,利用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这一创新产品,缓解农民贷款难。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团在行政村铺设服务网点,农户只要信用良好,就可以通过线上农村金融服务平台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在银行获得1万元~5万元不等的贷款。农民足不出村在手机上操作,贷款一天内就可以办结,之后随用随还,简单快捷。

  模式三:精准培植“首贷”客户,打通小微企业融资的“最先一公里”。金融机构与政府、企业协同发力,缓解小微企业首次贷款中信息少、评估难、担保弱的现实问题,通过挖掘有市场、有前景但尚未获贷的民营和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

  比如,由北京市政务服务局会同北京银保监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营管部共同建设的全国首家首贷服务中心——北京市首贷服务中心4月2日正式运行。首贷服务中心服务范围覆盖大中小微各类型企业,重点服务民营、科创和小微企业。通过集成政策、服务、信息资源,为企业贷款提供更多的银行选择、更便利的融资渠道、更低的融资成本、更快的融资效率、更优质的融资服务。目前已有22家银行、6家融资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机构进驻首贷服务中心,现场为企业提供与银行贷款业务相关的配套服务和多样化融资渠道。

  再如,人民银行济南分行2019年4月开始在山东省开展“中小企业首贷培植行动”,通过在政府端和银行端双向发力解决缺信息难题。一方面,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依托创建“山东省融资服务平台”,推动省大数据局及时将发改、税务、海关、市场监管、食药监等部门掌握的涉企信息,经企业授权后,实时推送给银行;另一方面,督促银行发挥综合服务能力,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培植帮扶活动,对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向企业宣传政策,帮助指导企业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展示完整、真实的财务信息和全面的经营场景类信息,并结合企业融资需求和经营特点,按照“一企一策”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综合金融方案。培植后中小企业贷款获得率达88%,2019年三季度贷款利率较2019年前三季度平均利率下降0.15个百分点。

  模式四:聚焦企业成长周期,助力小微企业成长。小微企业在初创、成长过程中均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贷款、转贷、续贷等难题。金融机构围绕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推出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减轻企业融资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更专注于经营发展。

  比如,山东省济宁市人社局2019年12月印发的《关于开展创业担保贷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在济宁高新区软件园、济宁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创新谷三个创业示范平台内开展“无担保、无抵押”创业信用贷款试点工作。凡符合创业项目的法人(个体工商户主)包括: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在本单位就业;有成功创业经历且有优良创业担保贷款使用记录的创业者;经办银行认定符合该行信用贷款条件。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皆可申请创业信用贷款。其中,个人创业贷款最高额度为15万元,每次给予最长2年全额贴息,累计次数不超过3次。组织创业和合伙经营创业贷款对吸纳符合创业担保贷款条件人员就业,最多不超过3人,按每人最高15万元,每次给予最长2年全额贴息,累计次数不超过3次。

  再如,兴业银行为初创期小微企业量身打造“创业贷”,随着企业成长,还可根据企业实际提供“易速贷”“交易贷”和“连连贷”等持续性融资服务。兴业银行创新企业还款方式,推出了针对小微企业转贷难、转贷贵问题的融资产品“连连贷”,专门解决小微企业,缓解小微企业贷款期限与实际生产经营周期错配导致的临时资金短缺困难,实现企业无还本续贷。“连连贷”属配套业务产品,可以用于日常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的各类短期贷款均可与其配套使用。

  模式五:建立行业信用圈,优化上下游供应链融资生态。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建立行业“信用圈”,把同类企业拉入一个圈,便于摸清行业供应链网络,掌握资金动向,准确评估每家企业的金融需求。

  比如,安徽广德农商银行以行业类别为单位,以中小微企业为服务主体,创新开展了行业“信用圈”建设工作,把同类企业拉入一个圈,摸清行业供应链网络,准确评估每家企业的金融需求。首个“信用圈”试点在东亭乡落户。该乡竹资源丰富,竹加工企业林立,特别是竹扇生产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目前“金色竹乡信用圈”中有30户企业获得广德农商银行贷款支持,用信金额1081万元,信用贷款占比达到了75%。此外,该行陆续打造了“金色竹乡信用圈”“清源环保信用圈”“信息科技信用圈”“机电产业信用圈”。

  再如,广东农行推出的“链捷贷”服务模式,通过线上供应链融资,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小微集群解决资金周转问题,使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再为融资难、融资贵烦恼。在融资模式方面,“链捷贷”以占用核心企业授信方式,将核心企业信贷资源传递至上游供应商,为其上游1+N级供应商提供低成本、便捷化保理融资服务;服务功能方面,“链捷贷”实现“账户复用、异地放款”功能,依托该功能,遍布全国各地的上游供应商和账户,可依托现有农行账户线上获批融资。

  模式六:丰富增信渠道,适当降低银行贷款审核门槛。通过政策性融资担保等形式为中小企业增信,支持银行扩大信贷投放,使中小微企业在抵质押物缺乏或不足的情况下,更易通过银行贷款审核,获得“低成本、低门槛、高额度”信用融资。

  比如,今年4月初,厦门市财政局和市金融局启动增信基金试点,由市、各区(管委会)、合作银行共同设立的16亿元增信基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是覆盖面广,面向全市中小微企业(含中小微企业主、中小微台企、农户、个体工商户);二是以信用类贷款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不足;三是单户额度最高可达1000万元,满足中小微企业的额度需求;四是坚持低费率,试点首年增信服务费率减半,最低可至每年0.5%,切实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帮扶企业应对疫情,助力复工复产。

  再如,上海相关部门研究推出了“大数据普惠金融担保合作方案”,采用 “大数据+担保”融资模式,为上线市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的银行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增信,支持银行扩大信贷投放。银行在企业授权后,通过市大数据中心的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获取公共数据,经过运用金融科技手段综合评价后形成拟授信客户名单,再由市担保基金对名单中客户予以担保,支持银行加大信贷投放,特别是重点支持前期经营正常而受疫情影响遇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

  信用变现释放惠民红利

  铺就中国特色小微融资之路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中小企业促进法》执法检查,发现中小企业融资还存在一些难点痛点,具体表现为融资促进措施落实不到位,政策效果没有充分释放,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有效缓解。并建议,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符合中小微企业发展需要的融资机制。进一步完善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缺信用”难题。做好中央和

  地方的政策性信用担保资金联动发挥作用的总体设计。政策性担保机构的经营要聚焦小微企业,增强普惠性,并坚持风险可控、担保费率合理,确保可持续发展。要完善政(府)银(行)保(险)担(保机构)合作与风险共担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应加大融资支持。同时,建议充分运用现代金融科技助力中小企业融资。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完善风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征信、授信与信用风险定价系统,借助互联网为小微企业提供一揽子便捷高效的线上金融产品和服务。

  “下一步四川省经信厅将规范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硬实力’。同时,将加强企业信用培育,提升企业‘软实力’。”针对如何进一步解决在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四川省经信厅总经济师李堂兵分别就提升“硬实力”“软实力”解释道,通过组织全省中小企业管理者素质提升培训、“专精特新”专题培训和名校名企对标“游学班”等活动,支持小微企业加强规范化管理,明晰产权关系,健全财务会计体系,帮助小微企业实现治理结构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与此同时,四川积极引导企业依法纳税、诚信经营,加强企业信用培育和积累,让企业实现用信用撬动融资。推广、推进“天府信用通”与“信用中国(四川)”共建共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金融服务生态圈。积极发挥“天府融通”平台产融对接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便捷在线融资服务,实现高效融资。

  李堂兵所说的企业苦练自身“硬实力”,政府部门积极引导,构建外部信用“软环境”,内外兼修,也正是充分发挥信用助力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键所在。福州大昌盛饲料有限公司在这次疫情来袭之时,就依靠“硬实力+软环境”度过了难关。

  “3月初,在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协调下,一笔3500万元的贷款很快就到位了。”资金到账,让福州大昌盛饲料有限公司长舒了一口气。公司财务黄碧芳说,公司复产急需资金,但是缺口较大。税务部门主动向银行推荐了像他们这样受疫情影响大、纳税信用良好的企业,迅速到账的贷款有效解决了公司复产难题。

  中小企业的稳健运行,对当下支撑就业、稳定增长、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值得关注,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利润增速下降、违约概率增加的情况下,银行风险偏好下降,致使贷款发放更趋谨慎,对信贷风险的担忧有所上升,对民营小微企业贷款更是如此。

  业内人士分析,现阶段信用推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存在信用信息整合障碍,部分数据获取难度较大的难点。在信息共享方面尚缺乏法律支撑,存在一定的数据安全隐患和授权法律风险。

  近日,贵州省工商联副主席杨从明针对贵州省如何解决民营企业征信授信难问题提出“三融三变”,对于全国其他地区同样有一定借鉴意义。

  他建议,由政府主导,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依托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信用、科技、金融相结合,整合省内市场监管部门“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发改部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金融部门“企业征信平台”等各方大数据资源,融合公共、市场和企业的数据信息,建立全省大数据企业信用服务平台和评价体系,通过产业链、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用大数据为企业提供多维度商业信息画像,把企业诚信变为企业的征信,金融部门将企业征信植入信贷流程,最终把企业征信变为金融部门对企业的授信,即公共信用信息、市场信用信息、企业自主填报信息和金融信贷信息的深度融合,实现大数据变企业诚信、诚信变企业征信、征信变银行授信的“三融三变”,实现民营企业融资由抵押贷款为主向用数据为企业画像,量身定制融资产品转变,更好地畅通资金流向民营企业渠道,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当下,在多方协调发力、共同作用之下,我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取得一定成效,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细胞得到进一步激发。探索中国特色小微金融发展之路,在深度挖掘信用“金矿”的基础上,正有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得到缓解,驶上发展快车道;借助信用信息共享、信用等级评估等,银行业金融机构拓展了业务,壮大了实力;我国经济更因中小企业的蓬勃活力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可以说企业、银行、政府共赢的局面正逐步扩大。

  芳菲四月,春来花开,万物皆可期。